寻“碳”之道 赴绿之约

来源:竞博jbo在线客服    发布时间:2025-09-24 08:55:38

  “十四五”启幕之际,长安汽车以一场面向全球的战略发布,宣告了加快迈向世界一流汽车品牌的路线蓝图。这不仅是蓝图,

  自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提出以来,长安汽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出 2027 年实现碳达峰,2045 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长安汽车将绿色视为新竞争的引擎——不再局限于承诺,而是贯穿技术骨髓与产品基因的实战行动。以创新电池技术重塑能源血脉,以先进材料重构车身轻量化极限,长安汽车正将每一克碳的削减,转化为迈向顶尖的竞争力。绿色,是战略,是科技,更是长安回应时代的语言。

  随着“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清洁低碳成为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新能源汽车行业蒸蒸日上并顺势成为经济的重要增长极。金钟罩电池团队围绕“高集成、通用化;高强度、轻量化”为目标,创新实现“车-芯融合”闭环,通过无水工艺与绿电制造实现零碳生产,大幅度降低生产碳足迹,提升了电池包集成效率5%和刚度10%,成功应对电芯的平台化、系列化挑战。

  经过严格的设计、测试和优化,深蓝汽车自主研发设计的第二代燃料电池系统首台A样机顺利完成生产下线,多项指标超越行业10%以上。此次成功下线,不仅标志着深蓝汽车燃料电池业务技术实力迈上新台阶,更彰显了公司积极推动能源转型、打造绿色出行的坚定信念。

  新蓝鲸动力汇聚了三大全球最强首发技术。凭借500bar的超高压燃油喷射系统、1.45行程缸径比以及150mJ高能点火技术,新蓝鲸发动机的量产热效率达到了惊人的44.28%,这一数字在全世界内处于顶尖水平。

  8月28日,长安汽车模具国内行业首次攻克汽车大型覆盖件——侧围外板三工序模具开发,直击传统四工序及以上模具开发周期长、成本高、材料利用率低的痛点。研发团队跨部门协作,以全工序回弹补偿、模具结构补强等新工艺,攻克产品工程化验证难、零件精度与面品控制难等问题,最终研究成功可节约2副后工序模具,模具减重67吨左右,冲压能耗降低25%。

  材料应用冲压工艺一直在突破,从首次使用铝板的摸索到后期车型熟练应用,是自主研发的艰辛之路。铝板在成型、冲裁、回弹等性能和传统钢板有较大区别,冲压工艺经历无数次设计仿真、制造调试、生产改进,实现了铝板从概念到量产,从困境到突破,是工艺创新和持续攻坚的历程,为公司推进节能减碳更高效的发展。

  五年来,长安汽车深耕绿色制造,以科学技术创新回应“双碳”时代命题。其中,一体化压铸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成为企业低碳转型中的关键突破。攻关初期,团队面临材料性能、模具工艺等多重难题。通过三年持续技术迭代,长安成功实现超大型结构件一次压铸成型,打破传统多零件冲压、焊接的复杂模式,使车身模块化、轻量化迈进一大步。

  该技术不仅将零件数量减少70%、减重20%,更大幅度降低生产能耗,实现单位零件碳排放降低20%。目前,一体化压铸已应用于多款新能源车型,推动长安整车制造环节能效提升与碳减排协同发展,成为“绿色智造”又一典范。

  长安汽车将绿色理念的星火淬炼为行动的熔炉,在每一次技术迭代、每一处流程的优化、每一份低碳承诺中,让制造与自然相拥,让未来与绿色同行。

  在“十四五”规划指引下,长安汽车将绿色制造理念深度融入生产全流程,深度打造零碳工厂的科技实践。长安汽车不仅实现了自身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更为中国汽车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展现了民族汽车品牌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责任与担当。

  长安汽车用一片片光伏板编织起绿色制造的能源网络,目前光伏装机容量268WM。同时,海外罗勇工厂也正在加入光伏发电行列,预计建设14WM。这片光伏海洋不仅是长安践行“双碳”战略的生动实践,更展现了现代制造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全新可能。

  当每一缕阳光都被转化为绿色动能,长安汽车正用科技重新定义着未来工厂的能源模式。

  作为行业领先的“黑灯车间”与自动化生产线余台机器人推动制造全口径成本降低20%,生产效率提升20%。阿维塔数智工厂以数字孪生与5G全连接赋能绿色生产,打造国家级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工厂,为新质生产力注入绿色动能。

  合肥长安通过技术更新换代,传统溴化锂机组迭代成超一级能效的磁悬浮电制冷机组,将低碳技术运用与生产制造相结合,每年减少燃气使用140万m³,可节约标准煤约1860吨,每年减少排放温室效应性气体二氧化碳3220吨。

  扬帆制造厂持续以创新为引领,积极地推进净胶回收、污泥回流等项目落地。通过充分调研固态废料对环境造成污染与再生利用的双重特性,成功实现“变废为宝”,使工厂固态废料年产量减少约200吨。同时,工厂始终践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实现污染物浓度降低、年减排20余吨。

  新动力工厂实施全生命周期碳管理创新,在发动机制造环节规模化应用再生铝材料,并首创铝水管道输送技术,明显降低能耗与排放,全年实现减碳达8293吨,彰显企业绿色制造实力与低碳转型决心。

  河北长安在节能增效方面,大范围的应用VOC设备与空压机余热回收技术,服务于涂装面漆室送风空调系统。通过余热预热新风,明显提高进风温度,大幅削减冬季燃气消耗,实现节能与减排协同推进。未来将持续引入先进的技术,逐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长安汽车以“科技、生态、可持续”为核心理念,深层次地融合智能制造与环境保护,构建覆盖生产全流程的绿色制造体系。通过光伏发电、余热回收、废水循环等创新实践,实现能源清洁化、生产低碳化、废物资源化。2024年,两江工厂成为长安汽车首个“国家级绿色工厂”,与此同时,河北长安、南京长安等6个制造基地相继获“省级绿色工厂”称号。

  长安汽车的绿色制造体系证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从来不是对立关系。通过智能科技与环保理念的深层次地融合,长安不仅在生产着更环保的汽车,更在用环保的方式生产汽车。这条绿色制造之路,正引领着中国汽车工业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迈进。

  在十四五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背景下,长安新能源汽车以创新科技践行“双碳”战略,通过绿色产品与智慧出行解决方案,正在重塑中国人的出行方式。

  从都市通勤到山川旅行,从公共交通到私人用车,一辆辆长安新能源车正在用实际行驶里程,书写着中国汽车的低碳转型故事。

  作为宁德时代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战略伙伴,阿维塔加入“零碳目的地自驾联盟”。凭借宁德时代全球领先的电池技术,结合华为DriveONE 800V高压碳化硅电驱平台,阿维塔旗下车型具备更长续航、更高效率和更快补能等一马当先的优势,为用户实现真正“随心所欲”的长途零碳出行,为聚焦绿色出行与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范本。

  深蓝S09以其卓越的品质将作为巴基斯坦共和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的公务一号用车,为总领事馆在华的各项外交事物提供顶级服务。深蓝S09代表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国际公务领域,既体现了中国新能源智能制造的技术成熟度,又强化了“绿色合作”的外交形象。

  深蓝汽车与11所高校及企业联合成立氢能及燃料电池产学研教育教学联盟,并举行了国内首次自主研发燃料电池汽车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深蓝燃料电池汽车科普进校园”活动。这为各大高校的师生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深蓝汽车技术的平台,也在学生心中种下了氢能环保技术创新的种子,为未来的清洁高效的氢能汽车行业发展助力。

  长安启源联合邮政、宜简发起的“水润青山,源来邮你——守护青山公益行动”活动。活动中,长安启源购置医疗及防暑物资,并主动承担运输任务,为全市166个护林站点的护林员送去夏日“清凉”。这是对其公益理念的延续与深化,更是“数智启源·向美好跃迁”品牌理念的生动实践,在助力生态保护的同时,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绿色担当。

  7月,长安凯程围绕“低碳节能”,邀请车主用户解锁车辆的节能潜力,开展长安睿行EV万人节能挑战赛。

  用户们驾驶长安睿行EM60/EM80,从经销商展厅整装出发,一路穿越城市街巷、城郊坡道。每一辆长安睿行EV都化身肩负“绿色减排”使命的“节能先锋”,用真实的电耗数据、场景化的驾驶体验,直观展现产品在通勤、物流等核心场景中的节能实力,更勾勒出长安新能源汽车从使用环节到运营全周期的绿色减排足迹。

  深蓝L07与S07如同品牌旗下闪耀的“绿色双子星”,共同照亮新能源汽车迈向可持续未来的道路。两款车型分别聚焦技术创新与绿色认证,协同发力:深蓝L07荣获2025年全世界汽车热管理系统创新技术大会“高品质热管理车型金鳞奖”;深蓝S07则凭借全生命周期绿色实践,成功获得国际EPD(环境产品声明)首批认证。这不仅体现出深蓝汽车深厚的研发实力与超前的环保视野,更构建起“技术驱动”与“绿色引领”双翼并举的新发展模式,为行业提供了从产品创新到理念升级的全方位借鉴。

  长安汽车正通过产品创新与生态构建,让每一公里出行都成为通向绿色未来的坚实足迹——这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科技与自然的深层次地融合、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协同共赢,也是面向新时代的智慧生活选择。

  在“十四五”规划绿色发展目标的指引下,长安汽车将国家战略转化为企业行动,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绿色转型,构建了人、车、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体系。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绿色成为企业高水平发展的鲜明底色。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加速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以创新为驱动、以标准为引领,加快“走出去”步伐。

  长安汽车始终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积极融入全球发展大局。2025年9月17日,长安汽车协办“一带一路”国家新能源汽车领域标准化官员研修班交流活动,近40名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司处级官员到访交流,共商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合作。

  长安汽车积极践行“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战略,全力推进碳中和目标。为应对欧盟新电池法等全球碳壁垒,公司正加速建设数字化碳管理平台,实现整车及电池产品碳足迹的精准核算与报告生成,打通原材料、制造、销售、回收全生命周期数据,提升碳管理效率超80%。通过构建统一因子库与自动化分析模型,长安将有效管控1500家供应商、超80万条零部件碳数据,夯实绿色供应链基础。此举不仅保障海外合规,更将驱动全产业链协同降碳,助力2045年碳中和愿景实现。

  长安启源秉持与用户共创共享理念,发起《我在沙漠种棵树》——启源车主大漠绿洲守护行动。启源车主们奔赴甘肃民勤,在沙漠中挥锹植绿。这是长安启源践行双碳战略的生动实践,展现了长安汽车与用户们共同参与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的坚定担当,进一步传递了绿色、可持续的生活理念。

  在绿色转型的浪潮中,长安汽车始终走在行业前沿,积极分享公司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创新实践与先进经验,持续向社会传递绿色制造的正能量。2024年获评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和汽车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碳管理体系评价五星”荣誉。

  长安汽车始终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厂区建设,致力于打造全力构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可持续现代化办公空间。公司定期组织员工参与植树节等绿化活动,增强全员环保意识与团队凝聚力,是践行ESG理念、扎实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

  五年来,长安汽车团委从始至终坚持每年组织并且开展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文化、传播生态文明。这一长期举措,充分彰显了长安汽车积极做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勇于承担环保责任的企业担当与坚定决心。

  挖坑、扶苗、培土、浇水……现场热火朝天,青年们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志愿者们手持铁锹、默契配合,挥锹培土、扶苗浇水,将一棵棵树苗稳稳栽种,让绿意扎根生长。

  树苗植入土壤、轻轻埋土、细心浇水,每一次挥铲都饱含对自然的深情与敬意,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枝影摇曳间,仿佛看到了未来的绿意盎然。

  长安汽车将现代科技与生态智慧完美融合,这不仅在制造汽车,更在培育一种与地球和谐共处的生产方式——那里有光伏板下的荫凉、循环再生的智慧、生物多样性的欢歌,还有工业与自然相拥的美好未来。

  绿色,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文化底色。长安汽车将这抹底色融入人文基因,以匠心践行绿色制造,以行动传递低碳理念,让长安人都成为绿色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播者,携手绘就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蓝图。

  长安启源联合重庆市林业局生态文化协会、重庆动物园发起“我为国宝种竹子”生态公益活动。长安启源认养莽灿灿,践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承诺,携手参与“重庆市青少年大熊猫守护计划”等公益项目。亲子家庭、车主及“猫粉”们共同参与,为大熊猫莽灿灿种下竹苗。

  合肥长安的员工们积极做出响应绿色倡议,那一张张充满热情的脸庞,仿佛在诉说着对地球的热爱。他们在倡议书上郑重签名,承诺从自身做起,践行低碳生活。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绿色出行、节约能源,这些小小的举动,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绿色力量。

  办公室里,五彩康乃馨与各类绿植生机盎然。这些花草由员工亲手养护,是长安培育绿色文化的缩影。五年来,公司通过环保培训、低碳宣传等活动,让绿色理念融入员工日常。从工位绿植装点,到践行低碳办公,员工们以点滴行动,传递生态文明价值观,彰显长安人在双碳征程中,于工作与生活里共护绿色的担当与情怀。

  为护航公司固态废料暂存“零隐患”目标落地,加速绿色智造转型步伐,安全环保部创新技术应用,将VR科技与环保实训深层次地融合,精心搭建固废站全景导览线上实训系统。打破传统培训时空限制,以360°沉浸式场景还原固废站真实环境,这种直观鲜活的培训模式,在帮助员工更加深刻熟练的掌握环保知识技能的同时,更以科技力量为公司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上一篇:大型铸件模具钢挑选:高强度与高耐性
下一篇:最新应考-联创世华